乘聯會最新發布的5月全國乘用車市場數據有兩個亮點,一是產量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自主品牌成為增長主力,同比提升近兩成;二是新能源乘用車零售同比增長38.5%,遠遠跑贏市場“大盤”。
時值“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這一重要論斷提出十年之際,這些數據再次證實,中國汽車業在新能源領域處于世界領先位置已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而言,產銷量十年百倍的增長只是衡量產業成長的顯性指標之一,更重要的是內核的更新與強大,而這個內核就是創新。
首當其沖的是技術創新。回顧十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史,技術創新是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不是因循和模仿,而是突破和創造,這也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能在“三電”領域全面領先的根由。不僅如此,在業界看來,汽車制造業具有產業關聯度大、資金積累能力強、帶動就業人口多等特點。而新能源汽車不僅動力系統全面顛覆式創新,更融合了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大量“汽車之外”的技術,帶動了中國產業發展史上規模空前的技術創新,成為牽引其他產業加速創新的重要力量。
技術創新基礎上的產品創新也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特征。從“國民神車”五菱宏光到興起“國潮風”的比亞迪王朝系列、從零重力座椅到車載家庭影院、從語音助手到自動泊車……各種新穎的外觀設計、車載設備、實用功能等紛紛加載,使中國新能源汽車爆款疊出,并且徹底打破了以往燃油車時代一款經典車賣幾十年的定律,形成了新能源汽車時代產品迭代的“摩爾定律”,新車型的投放越來越快,新產品越來越智能。研究機構艾睿鉑的分析顯示,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新車型從上市到升級或改款所用時間平均僅為1.3年,而外國品牌為4.2年。
值得一提的還有模式創新:用戶共創、換電模式、CEO開直播營銷等等各個維度的模式創新不斷涌現,面對中國汽車市場被海量選擇“慣”出來的最精明消費者,消費者個性體驗與需求已然成為汽車價值體系最重要的構成要素。正如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所言,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崛起,是以先進的技術與用戶價值為基礎,是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
當然,這些創新都是厚植于優渥的產業土壤,包括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多年來積淀的深厚工業能力、供應鏈完整度和產業高聚集度、高質量的技術人才與產業工人隊伍、充分的市場競爭等。尤為重要的是產業政策的創新,以舊換新、汽車下鄉、引進“鯰魚”特斯拉等,這些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產業政策正是中國汽車業形成創新內核的堅實保障和強力支撐。可以看到的是,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今年5月,持續一年多的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的促銷折扣力度出現了罕見的降低回調,而且汽車銷量和庫存仍持續良好勢頭,這也被業界認為是中國汽車業從價格競爭轉向創新競爭的重要信號。
當中國汽車業鍛造出更加強大的創新內核,面對日趨復雜的國際環境,即便逆風四起甚至于“風暴來襲”,我們仍然有信心集聚產業的優勢力量,堅定高質量發展道路,引領全球汽車產業變革。
原標題:鍛造汽車業創新內核
文章來源:http://www.ce.cn/cysc/newmain/yc/jsxw/202406/14/t20240614_39036753.shtml
|